丹麦皇冠i365音响-他是从广德杨滩五合走出的新四军游击队战士_杨宝清_道珍_父亲
你的位置:丹麦皇冠i365音响 > 新闻动态 > 他是从广德杨滩五合走出的新四军游击队战士_杨宝清_道珍_父亲
他是从广德杨滩五合走出的新四军游击队战士_杨宝清_道珍_父亲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09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唐国平先生在《赤胆忠魂——许道珍和他的战友》一书的第四十六章“经略广南”的开头,详细讲述了许道珍与游击队的活动。天亮后,许道珍命令李轩带着一个班留在吴村,既负责警戒,又在青山一带秘密发动群众。而他自己则悄悄地带队转移到杨家冲一带。杨家冲原是一个大村,但移民后只剩下十几户人家,许道珍在一户姓杨的家庭住下。杨家有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杨宝清,机灵聪明,经常帮忙站岗、放哨、传递情报,甚至带路指引游击队。经过几天的时间,许道珍和张思齐在双柘、虞家头一带建立了几个秘密联络点,而王家的西屋则成为了新四军苏浙皖边区司令部的临时驻地。

书中提到的杨宝清,后来加入新四军,成为了武工队的一员,并参加了渡江战役,后来加入解放军,参加了抗美援朝,所在的铁道兵部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架起了一条条重要铁路。

杨宝清于1931年3月出生在广德县桐汭乡白马堡杨家冲甲。杨家冲是桐河的源头,主村有杨家、贾家、夏家等村庄,杨家在这里是大户。杨家生活在山林和土地之间,田地不多,但家境算好。杨宝清的父亲杨维秀知书达理,家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据杨宝清在回忆录《回顾与思考》中的描述,杨家是明代进士杨涟的后代,家境良好。杨宝清的父亲为人仁爱,关心教育,并鼓励他读书。

展开剩余71%

1936年,中共上浙皖特委在邵长河的领导下,带领三四十名红军抵达广德、宁国、孝丰三县交界山区,积极展开游击战斗和党的宣传活动。杨宝清的父亲成为了红军的支持者,杨家也成了红军们常常聚会的地方。此后,杨宝清亲眼目睹了父亲被国民党军警抓捕并拷打的过程,逐渐理解了革命的真谛。1937年,蒋介石调集大军进行大规模清剿,红军被迫撤退,但山区人民的思想却深受共产党的影响,明白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战胜国民党,建立新中国。

1942年春节前,杨家冲突然遭遇了土匪的袭击,家中的财物被抢走,杨宝清也因此不得不辍学。年仅十岁的他开始在家务农,种田、砍柴、采茶,逐渐学会了各种农活,并锻炼了坚韧的品质。六年后,随着新四军的到来,山区的生活有所改善,杨宝清又有了读书的机会,便决定继续上学。

1948年,他高小毕业后,打算报考广德县立中学。然而,战争局势愈发严峻,国民党加大了对新四军游击队的围剿,杨宝清在复习期间,也积极协助游击队的工作,张贴传单、传递消息,甚至亲自购买印刷用品。很快,他的行动被乡政府察觉,杨宝清不得不躲避追捕。最终,他决定加入新四军,并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决定。尽管母亲坚决反对,但父亲以一种宽容的态度让杨宝清做出自己的选择。1949年1月16日,杨宝清正式加入新四军游击队,成为一名武工队战士。

在武工队,杨宝清发挥了自己的文化优势,担任了伙食管理、物资采购和财务记录的工作。他的责任逐渐增大,也更加深入地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。1949年4月10日,杨宝清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
此后,他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,并随后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。1951年,部队改编为铁道兵第11师,并准备赴朝参战。在朝鲜战场上,杨宝清担任随军银行的工作,负责部队的资金管理和汇款事务,这项工作危险且责任重大。由于表现出色,杨宝清获得了三等功。

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,杨宝清所在的铁道兵部队回国,参与了多个铁路建设项目,为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力量。直到1981年,他从铁道兵部队转业到地方,担任安徽省财政厅领导职务,并于1991年退休。

杨宝清晚年时回忆自己的一生时,曾说他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跟随共产党走,参与了渡江战役、华东解放和抗美援朝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家国统一的期盼,始终没有改变。2022年3月6日,杨宝清在享年91岁时去世,留给后人无尽的敬意与怀念。

(作者为广德市税务局退休干部,宣城、广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,广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)

发布于:天津市

相关资讯